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我国渔业科研体制改革路径分析
以公益性渔业科研成果这一公共物品的管理为视角,针对我国渔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理论欠缺的问题,借鉴公共经济学(政府职能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创新理论)等最新经济研究成果应用于公益性渔业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理论研究。针对我国公益性渔业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公益性判定标准模糊、公益性渔业科技的政府扶持职责不清、公益性渔业科技创新主体不明、非营利改革的一些消极影响不易消解、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落实困难等渔业科技体制改革面临的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我国公益性渔业科研机构现状、特征及分类的调查;以CAFS为例,对我国公益性渔业科研的组织、计划、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进行纵向的进展分析和横向的国内外比较,对当前公益性渔业科研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构造公益性渔业科研的”三螺旋”模型,提出我国公益性渔业科技创新的管理机制及相关实施建议。
”三螺旋”模型 科研体制 改革路径 渔业科技
杨子江 佘远安 赵景辉 姜秉国 王珊珊
北京市丰台区永定路南口青塔村140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100141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591-591
2011-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