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菲律宾花鳗鲡种类鉴别与形态差异分析

  根据脊椎骨数以及量度性状,采用形态学分析的方法鉴别了菲律宾花鳗鲡鳗苗种类,并应用方差、主成分和判别等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引进鳗苗种类间形态差异。种类鉴别结果表明,引进的菲律宾花鳗鲡鳗苗含2种鳗鲡,即花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其中花鳗鲡数量占绝大多数,个体较小;太平洋双色鳗数量少,但个体规格显著大于花鳗鲡。可数性状分析结果表明,花鳗鲡总脊椎骨数、臀鳍起点前和起点后脊椎骨数均显著小于太平洋双色鳗。可量性状多元分析结果表明,花鳗鲡与太平洋双色鳗的多个形态性状差异显著,包括体型、头部、口裂以及鳍,散布全身。笔者建议:在鳗苗培育后期分级选别时,可根据花鳗鲡与太平洋双色鳗体型的差异和鳍型不同将其分开。体型较小,背鳍前端和臀鳍前端距离较远为花鳗鲡;体型较大,背鳍前端和臀鳍前端几乎平齐为太平洋双色鳗。

菲律宾 花鳗鲡 种类鉴别 形态差异

罗鸣钟 关瑞章 李忠琴 靳恒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厦门36102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361021

国内会议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626-626

2011-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