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真鲷鳃组织抗氧化酶系统对全氟辛烷磺酸胁迫的响应

为了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海洋经济鱼类的毒性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PFOS对真鲷(pagrosomus major)的96 h急性毒性,同时分析PFOS胁迫(0.1mg·L-1、1 mg· L-1、2 mg·L-1)15 d和净水释放(1d、2d、3d、7d)过程中真鲷鳃组织中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PFOS对真鲷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为22.56 mg·L-1.在PFOS胁迫阶段,低浓度组SOD活性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而中高浓度组在胁迫期间受到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各浓度组的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呈”U”型;低浓度POD活性在胁迫1d时呈诱导效应,之后下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中高浓度组表现为先抑制后诱导;MDA含量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净水释放结束时,各浓度组SOD活性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CAT、POD活性和MDA含量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PFOS胁迫可以引起真鲷鳃组织的抗氧化反应,在各指标中SOD的灵敏性大于CAT、POD和MDA,在野外监测时可作为优先考虑的生物标志物.

真鲷 全氟辛烷磺酸 胁迫响应 毒性试验

王贺威 张喆 马胜伟 陈海刚 黄志斐 巩秀玉 贾晓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广州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10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广州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广州510300;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10306

国内会议

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272-281

2011-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