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镜语:从国家意志到多元融合
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羌笛颂》以及21世纪初拍摄的《尔玛的婚礼》两部电影艺术创作方面的解读,指出两部电影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下展示了羌族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民族习俗,是对羌族文化的保存与记录。而从《羌笛颂》这个弘扬国家土流意识形态、承载族群解放记忆的电影文本向《尔玛的婚礼》这样关注文化变迁卜个体生命体验的电影文本转变,这是羌村文化关照的深刻婚变。然而,在民族文化日趋式微的当下,如何使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去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仍是有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电影作品 艺术创作 国家意志 民族文化
高力 吴瑜婷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孙明经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239-244
2011-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