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灌杂岩体形成模式研究
形成于中-新元古代的彭灌杂岩体构造侵位于映秀断裂和茂汶断裂之间.杂岩体无根,深部岩片北西倾;边界断裂及杂岩体内部早期为韧性变形,叠加晚期脆性改造,内部断裂呈叠瓦状排列,靠近茂汶断裂的杂岩体以韧性变形为主,向东南至映秀断裂,杂岩体韧性变形逐渐减少,脆性变形增加;茂汶断裂断面与志留系地层基本平行.以松潘-阿坝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为基础,结合变质核杂岩理论,提出了彭灌杂岩体形成模式,该模式能有效地解释彭灌杂岩体所有特征.
彭灌杂岩体 断裂机理 沉积环境 构造演化
刘春平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224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8-82
2007-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