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塔河四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形式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稠油油藏,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岩溶缝洞交互发育,埋深大于5300m,油水分布关系复杂、非均质性极强.储集空间流动特征尺度大至几十米,小到微米量级,流动规律不同于砂岩油藏.油井的生产动态多变,开发的可控性差.为深入研究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形式,揭示油井水淹后是否仍有利用的价值,依据油井综合解释资料、生产动态信息,结合对现代喀斯特地貌中岩溶缝洞与古岩溶缝洞的认识,建立了3种近井地带储集体简化的地质模型,采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及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钻遇不同储集空间的油井水淹后剩余油存在的形式,确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方向.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地质模型 物理模拟

刘中春 袁向春 李江龙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07年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17-226

2007-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