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北地区6个马铃薯品种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差异性分析

以6个马铃薯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块茎增长期进行分期取样,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形成情况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品种的块茎发育特性,为特定品种配套适宜栽培技术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供试6个品种的产量及品质形成存在明显差异,克新18号表现为结薯早且有效块茎多;延薯4号块茎膨大时期早、增重快;东农311早期结薯数量少,但块茎膨大快,有效块茎多;克新13号的块茎膨大时期与其他几个品种相比偏晚;东农310和东农308为淀粉加工型品种,但东农310的产量显著高于东农308,薯块膨大时期早,有效块茎数多;东农308的结薯时期偏晚,块茎膨大速度慢.各品种收获时的产量差异极显著,其中东农311、克新13号和东农310的单株产量高,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东农311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延薯4号和克新18号,后两个品种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东农308的单株产量最低,与其他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生产中应根据品种特性配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以保证各品种充分发挥自己的产量潜力及和品质表现。

马铃薯 栽培管理 品种产量 品质评价

石瑛 马丽美 魏峭嵘 陈百翠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重庆

中文

270-275

2013-07-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