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岩生红豆天然林主要树种生态位研究

基于对贵州省岩生红豆(Ormosia saxatilis)天然林群落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群落不同层次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两指数测定的生态位宽度值存在较大差异,但前几位顺序基本一致;2)在乔木层中,岩生红豆、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朴树(Celtis sinensis)、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等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值,其B(SW)i和B(H)i值分别为0.6559、0.5113、0.3635、0.3369和0.9086、0.4545、0.4071、0.3298;3)在灌木层中,岩生红豆、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等也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值;4)物种生态位宽度大小体现其对环境的适应范围,宽度越大,适应能力就越强;5)物种生态位宽度大小与生态位重叠值之间有密切关系,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对间一般具有较大的重叠值,生态位宽度较大物种与其它物种间往往具有较大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重叠值,重叠值越大,其利用资源的相似程度就越大,竞争就会越激烈.

岩生红豆 生态位 种群结构 植被恢复 资源利用

袁丛军 安明态 王茂师 严令斌 余德会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贵阳 550003 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凯里 556000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

贵阳

中文

1-9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