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氰菊酯茶园残留与使用安全性及其品种与地域差异
为了探讨溴氰菊酯在绿茶和乌龙茶品种上的残留及其消解动态的差异,明确其在福建茶区使用的安全性,在福安、安溪和武夷山进行了福云6号、金观音、铁观音和水仙等四个不同品种茶树上溴氰菊酯残留田间试验,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3000倍液进行施药,药液干后以及1、3、5、7、10、15d分别取样制样供检测.检测统计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在茶叶上的残留量随着农药稀释倍数的增加而线性减少;相同浓度处理下,春茶的残留量一般高于夏茶和秋茶,而乌龙茶(金观音)品种高于绿茶(福云6号)品种.残留半衰期总体上表现为随着使用浓度提高而延长的特点,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相同气候条件下,相同浓度处理福安乌龙茶的残留半衰期比福安绿茶长,其中春季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地同一茶季同一浓度条件下乌龙茶品种间的残留半衰期也不一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5%溴氰菊酯乳油500-3000倍液在茶园的使用相对安全,目前GB/T 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要求的安全间隔期(5天)的要求是合适的,但出口欧盟的基地如果使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1000倍液建议安全间隔期定为7天.
茶叶 溴氰菊酯 农药残留 降解规律
曾明森 夏会龙 王庆森 王文建 陈忠林 吴光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安 355015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35 福建省安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福建安溪 362400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办事处,福建武夷山 354300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6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