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有意识的进化之路--用机体认识论引导工程演化
工程既是人们为实现外在目的的创制行为,又是其对内在形上之思的确证与强化,是人之为人的外显形态.当代工程患了增长癖,其自身的发展正在加速破坏它的环境.这种灾难性趋势产生的根源在于与人类强大的征服力相脱节的简单性工程观.在科学观上,近代自然机械论的“简单位置”概念以及实体与属性这两个范畴的划分造成一种“具体性误置的谬误”.在工程观上,过分张扬工程的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仅仅强调单一的逻辑一致性和普遍必然性,忽视了工程具有超技术性.自然被视为自然资源、人被当作人力资源,甚至文化也被当作软实力加以采掘,而环境的本体价值和复杂性未被真正意识到,它们的有限性和可变性也被忽略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原则是使每个机体对环境的影响都有利于同一形态的其他机体的持续.并分别从观念、宏观、中观及微观的角度探讨了可能的对策.
科学技术 机体认识论 工程危机 可持续发展
杜疆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4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