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抗结核药物致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损害的机理及防治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抗结核药物致乙肝病毒感染者肝损害的发生机理研究,以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进展.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以结核加乙肝为检索词;通过Pub med,以Antituberculosis drugs,hepatotoxicity为检索词.将检索的论文进行分类、综述.结果: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损害(anti-TB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ATDH)发生率高,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常见;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联合应用增加肝损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易引起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损害,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和肝功能衰竭;年龄、女性、乙肝是发生ATDH的高危因素;规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结核治疗前使用抗病毒药物,对高危患者避免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和毗嗪酰胺联合,预防性干预乙肝病毒感染;是预防ATDH的关键.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及时治疗药物性肝损害(drug indueed liver injury, DILI)和肝衰竭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抗结核治疗成功的关键。结论:抗结核药物导致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损害机理基本明确,可以通过前瞻性预防减少其发生。

乙肝病毒感染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机理 中西医结合 防治对策

李芳 谭华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北京

中文

195-195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