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疗效分析
目的:本研究选取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患者,通过给予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标准剂量利巴韦林抗病毒,以期阐明小剂量PEG-IFN alfa-2a联合标准剂量利巴韦林在治疗经过脾切除改善脾功能亢进后的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9例脾切除术后丙肝肝硬化患者,这部分患者在脾切术前均存在脾功能亢进而导致的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而失去干扰素抗病毒机会,在患者脾切除术后当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上,无严重外科术后并发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在A级或B级的情况下,开始抗病毒治疗开始给予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35ug)联合标准剂量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结果:89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脾切术前及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均有显著增加,三者的数量在术前术后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过程中除7例患者因再次出现粒细胞缺乏无法耐受干扰素治疗而终止治疗外,其余81例患者均完成了抗病毒疗程,在基因1型患者中有59.38%的患者达到了SVR,而非基因1型患者有56%达到SVR,而这些SVR患者中有37.5%的基因1型及28%的非基因1型患者出现了RVR,基因1型和非基因1型患者cEVR及EoTR的发生率分别为54.69% vs 60%, 64.06% vs68%;在基因1型患者中无应答率及复发率分别为28.13%和4.69%,而非基因1型患者为24%和12%。结论:在一些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在A或B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脾功能亢进改善后,经过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仍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病毒学应答。
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 脾切除术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抗病毒治疗 疗效评价
李保森 孙颖 邹正升
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24-224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