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色胺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了5-羟色胺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放线菌素D (AcD)诱导HepG2细胞凋亡,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氟西汀、5HT2B受体激动剂M110、拮抗剂SB204和miR-16慢病毒孵育HePG2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miR-16的表达,TUNEL法、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法和WB法检测caspase3,WB法检测AKT,P-AKT,RT-PCR法和WB法检测BCL2及5-HT系统各成分(SERT、TPH1、5HT2B受体)的表达.结果:① 50ng AcD处理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为21.96%±2.13%,给予100 μm 5-HT后凋亡率为10.24%±2.59%(p=0.004),caspase 3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从58.36%±5.93%上升到68.75%±2.78%; MI10组凋亡率为8.41%±0.96%(P=0.008),且p-AKT显著减少,SB204则无显著作用。②与对照组相比,lOμm, 12.5μm氟西汀处理组HepG2凋亡率分别为14.41%和19.43%(对照组为3.49% , P均<0.05),荧光显著增加miR-16表达量升高2.03倍(P<0.05),SERT, 5HT2B受体蛋白水平下降BCL2蛋白下降一半,TPHl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③与阴性对照慢病毒组相比,miR-16慢病毒组感染HepG2细胞72h后caspase3荧光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约2.3倍;5-HT系统各成分SERT, 2B受体、TPH1的mRNA水平表分别下调为0.548倍(P=0.090)、0.549倍(P=0.092)、0.807倍(P=0.094),SERT, TPH1蛋白表达均下降。结论:5-HT能够拮抗AcD诱导的HepG2凋亡,提高存活率,5-HT2B受体是其主要受体类型,PI3K/AKT是可能的信号通路。氟西汀上调miR-16并抑制5-HT系统各成分表达是其促进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肝细胞凋亡 5-羟色胺 放线菌素D 氟西汀
马丽霞 韦新焕 高玉娟 刘晓慧 丁美 任锋 张晶 段钟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0-231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