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再生增强因子可能是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的候选分子
目的:探讨了肝再生增强因子是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评估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再生模型,观察四氯化碳注射后6、12、24、48、72小时肝再生增强因子(ALR),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病理变化。同时收集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标本检测血清ALR水平,并追踪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四氯化碳注射后,大鼠血清ALR水平缓慢升高,在注射后12小时达到顶峰,随后逐渐降到基线水平(F=30.495, P<0.01)。肝组织ALR水平和血清ALR水平变化趋势相反。血清HGF、肝组织PCNA和病理变化与血清ALR水平有相同的趋势。慢加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L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2.68±1.95 vs 0.74±0.31, P<0.01; 1.77±1.32 vs 0.74±0.31,P=0.035)。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存活组早期血清ALR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7.83±1.77 vs2.14±1.58, t=7.576, P<0.01)。结论:血清ALR水平可能预示着肝细胞增殖或肝脏再生。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早期血清ALR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预后良好。ALR可能作为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判断的潜在候选分子。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肝病毒 肝再生增强因子 预后评估
时红波 陈煜 孔明 时红林 韩原平 段钟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4-235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