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肝爽颗粒对肝硬化小鼠的保护性作用及关键机制

目的:初步阐明肝爽颗粒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硬化模型的保护性作用及机制,为肝爽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按2 ml/kg剂量予以腹腔注射40% CC14葵花籽油溶液,每周2次,持续8周,构建小鼠肝硬化模型.给予肝爽颗粒进行干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未给予肝爽颗粒的自发恢复组.收集小鼠肝组织和血液标本,行肝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小动物B超探测肝脏形态学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四项;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肌间线蛋白(Desmin)、平滑肌动蛋白(α-SMA);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中调节性T (Treg)细胞数量.结果:生化分析显示,肝爽颗粒在干预1周时可以降低肝硬化小鼠血清中转氨酶水平;肝组织病理及小动物B超显示肝爽颗粒干预2周可以减轻小鼠的肝硬化程度;肝爽颗粒干预2周时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明显降低;免疫荧光显示肝爽颗粒干预2周时肝脏中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肝爽颗粒干预2周时肝脏中Treg细胞数量减少。结论:肝爽颗粒对肝硬化小鼠具有保肝降酶、抗纤维化、免疫调节作用,其抗纤维化作用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调节Treg细胞数量有关。

肝硬化 肝爽颗粒 药理机制 临床用药

时红波 陈煜 孙海青 刘新 王扬 娄金丽 段钟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国内会议

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北京

中文

236-236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