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艾滋病合并乙肝肝硬化及隐球菌脑膜炎1例

AIDS患者常有多种机会性感染,如结核菌感染、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主要有假丝酵母菌感染和新生隐球菌感染,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脑膜炎性病变为主,临床表现常有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主要体征有脑膜刺激征、视乳头水肿、颅神经损害。本文患者因肝病入院,入院后给予抗HIV及抗HBV治疗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等表现,(TDF+3TC+EFV)及对症支持治疗。病人于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腰穿检查发现明显高颅内压。但颅内感染征象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最终脑脊液培养为新生隐球菌得以确诊。于诱导期给予两性霉素B(AMB)+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诱导治疗期至少2周后,在脑脊液培养转阴后改为氟康唑(FLU)400mg/d,进行巩固期治疗至少8周。通过本病例体会:(1)该患者为艾滋病合并乙肝肝硬化及隐球菌脑膜炎。关于抗病毒方案中应包含对HBV及HIV均能够抑制的药物,首选用药为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依非韦伦(EFV)。(2)艾滋病患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病人的治疗给予了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肝功及肾功受损。

艾滋病 乙型肝硬化 隐球菌脑膜炎 病例分析 临床治疗

王福祥 黄超群 林元龙 朱丽影

哈医大四院感染科

国内会议

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北京

中文

239-241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