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放线菌病1例
肝脏放线菌常继发于腹腔感染,原发性肝脏放线菌感染罕见。肝脏放线菌病占腹部放线菌感染的15%,占整个放线菌感染的5 0,由于没有特异的表现,肝脏放线菌感染诊断非常困难,术前诊断率<10%,影像学上不易与肝癌和肝脓肿区分,肝脏放线菌病CT改变为单发或者多发的低密度影,可伴有强化,边界不清,故容易与肿瘤混淆,诊断主要依据是经皮肝脏病灶活检或者手术切除病理活检,诊断方法有涂片革兰氏染色、培养或者病理发现硫磺颗粒。治疗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此外,阿莫西林,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有效。对以下耐药:氟喹诺酮、氨曲南、氨基糖甙类(链霉素除外)、磷霉素(体外药敏),疗程:3月以上,有报道12个月。经过及时积极、有效抗菌治疗预后良好。外科引流或者手术切除仍为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肝脏放线菌病 病理机制 疾病诊断 临床治疗
杨兴祥 江南 徐开菊 王蜀强 杨仁国 黄仁刚 林健梅 耿晓霞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48-349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