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汉语方言的考“本字”问题--以客闽方言为例
传统的方言本字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作法是仅仅根据古代韵书考方言“本字”,并视此为最高成就,把南方汉语的所有来源都建立在古北方汉语之基础上。而许多从中古韵书中考出来的“本字”,并非“汉字”,而系非汉语来源。同源词的相似性暗示其历史性即语言的共同经历。造成同源词系统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在于语言接触以及相关族群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模式。语言底层理论易被世俗化、简单化。
客家方言本字 同源词 语言接触理论
邓晓华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8-108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