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态学联合组织学等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
目的:从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等方面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将20例经腹腔镜肝脏大体形态学检查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8例(扶正化瘀胶囊、复方丹参注射液及汤药辩证治疗)、西医治疗组4例(核苷类似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例(二者结合),采集治疗前后肝脏大体形态学、组织学、血常规、肝功等指标,分别从大体形态学、组织学、血小板四项参数、肝功4项(ALT、AST、TB、ALB)、APRI模型等不同方面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结果:中医组治疗后AL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ALT均未见明显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四项、APRI模型指标、AST、TB、ALB未见明显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治疗前后肝功四项、血小板四项、APRI模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治疗前后行二次腹腔镜大体形态学检查的患者,1例小结节肝脏表面结节基本消失,6例结节形态未见明显变化;中西药结合治疗后纤维化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西药治疗无变化;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见炎症程度及范围减轻,中药、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变化;西药治疗后坏死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论:1、经过积极适当的治疗,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肝功等生化指标可争取无变化或延缓进展。三种治疗方法对其均有一定疗效。2、经过积极适当的治疗,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大体结节形态可争取不变化或延缓进展,甚至部分可以出现逆转。3、三种治疗方法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各有所长,中西药联合治疗在抗纤维化和抗炎方面效果较中药或西药单用治疗好,西药治疗在抗炎方面可能较中药治疗效果好,而中药治疗对抗肝纤维化效果较明显。
乙肝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 药物治疗 疗效评价
秦传英 熊倩 俞家福 张志魁 付新录 刘勇 王超 王岭 张均倡 王新华 谭志健 何军明 凌云彪 李国焕 李金菊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肝病科,广东珠海519015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广州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广东省中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广州51000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广东广州510000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17-118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