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研究
目的:建立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与诊疗标准,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方法:提高对”虚证”及”肝肾精虚”证本质的理论认识,采用肝损伤与肝再生的现代生物学指标作为考察”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使”肝肾精虚”的”隐性证候”成为可以准确把握的”显性证候”。结果:建立以肝脏组织学损伤、肝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或紊乱等生物学指标为基础的”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及诊疗标准,据此对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候的演变规律进行动态监测,判断预后和指导辨证论治。结论: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研究是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慢性肝病 中医证候 肝肾精虚证 客观量化 指标体系
李瀚旻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研究所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257-259
2013-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