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1516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室纤维性颤动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分析施行OPCABG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术中发生心室纤颤的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提供手术依据和预后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麻醉科1516例记录齐全的男性患者OPCABG围术期资料.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或七氟烷—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再采用心脏固定器辅助,用大隐静脉进行“序贯式”吻合搭桥.依次为对角支或钝缘支、左室后支、右冠状动脉后降支的远端吻合.以术中发生心室纤颤为因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1516例男性患者术中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患者24例(1.6%);术中发生心房纤颤患者30例(2.0%);术中频发审性早搏患者30例(2.0%);术中心室率>100次/分的患者121例(8.0%)。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EEF)<40%(P<0.01,OR=17.182)、搭桥数>3(P<0.05,OR=3.233)和术中发生心房颤动(pc0.01,OR=24.979)为术中发生心室纤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PCABG手术临床监测指标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差(LVEF<40)、冠状动脉搭桥支数大于3和术中发生心房纤颤与术中发生心室纤颤密切相关。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室纤颤 病例分析 危险性评价
金沐 李书闻 卢家凯 程卫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6-66
2013-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