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脉病变分析

目的:探讨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脉病变的临床特点从而进行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共计967例,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有明确的冠心病病史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上有50%以上的狭窄,所有入选患者均已排除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结果:967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1例,比例为12.62:1。其中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共计26例(占2.69%)。排除其中失访1例,病因诊断为冠状动脉肌桥1例,最终入选共计24例(占全部入选患者的2.48%),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比例为1.4:1;平均年龄41.62±2.68岁;平均起病年龄39.25士4.88岁,起病至首诊冠状动脉病变时间1.5±11.13月;大部分入选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并表现为典型胸痛胸闷症状,在发病过程中少有心衰,没有休克和恶性心律失常。结论: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脉病变在临床上少见,但极易误诊,推测其病因主要为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临床上,对于无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的冠心病患者,要高度警惕存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以减少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

非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病理机制 临床观察

慈维苹 王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40-240

2013-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