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思考与讨论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2011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推荐: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宜首先采用药物优化的治疗。药物治疗无效后可考虑在有条件的机构进行球囊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术治疗(班级推荐,C级证据);2)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目前尚不推荐球囊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术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狭窄是中国缺血性卒中重要病因之一;颅内动脉狭窄的病人处在卒中的高危状态,需要积极认真对待;颅内动脉狭窄应综合防治,就现有的证据和指南来看,应该首选积极内科治疗;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

颅内动脉狭窄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毕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55-255

2013-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