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肌损伤分子显像的研究进展

传统上对于心肌梗死和梗死后心肌垂构的评价集中于局部和整体心室功能以及整体心室形态的变化。相对传统方法而言,对于评价心肌梗死以及梗死后重构过程中出现较晚的病理生理学改变,采用针对性的分子靶向显像更有潜在的优势。目前,对于MMPs在心肌梗死后重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新的理解,因此,建立了针对活化的基质MMPs的SPECT靶向显像,但需要进一步的绝对量化分析方法。在心肌梗死后重构过程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也出现了区域性的活化,促进了心衰过程的进展。为了评价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可以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类似物进行放射性标记,从而进行分子显像。

心肌损伤 分子显像 病理机制 临床诊断

方纬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70-270

2013-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