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兔未成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未成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新西兰成熟和幼白兔各24只,随机分为成熟对照组、成熟缺血再灌注组、幼兔对照组、幼兔缺血再灌注组.建立Sakuma模型,肺门阻断1h后,开放再灌注4h.比较、分析成熟组与幼兔组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生化指标、免疫水平、病理变化特点和规律.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和SNK-qt检验.结果:幼兔组肺组织损伤性变化明显。间质内皮细胞肿胀,脱落,部分结构丧失,可见细胞坏死和凋亡,炎症明显加重MDA, ROS-HR浓度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各时间点的IL-1β、TNF-a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特别是再灌注后的2.4h(P<0.01);再灌注后肺组织中MyD88和NF-KB表达也显著升高。结论:幼兔未成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可能与其相对低的抗氧化能力和产生更多的ROS有关。

肺动脉疾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病理机制 临床试验

仇万山 贾兵 叶明 闫宪刚 陈纲 陶麒麟 沈晟 陈张根

国内会议

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46-346

2013-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