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鼠急性自体血栓性肺栓塞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表达变化

目的:建立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耗资低廉的急性血栓性肺栓塞(APE)小鼠动物模型,并观察肺内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雄性C57BL/6小鼠(n=234),随机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n=39)、假手术组(n=66)和模型组(n=i29),各组又随机分为1小时、1天和2天3个亚组.模型组自右颈静脉注入自体血栓栓子,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自体血栓栓子注入.到指定时间点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大体观察,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和肺血管结构的变化,Mallory氏磷钨酸苏木精(PTAH)染色显示血管内血栓中的纤维素.以试剂盒测定外周血NO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肺组织中eN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HE染色光镜下可见注入的血栓栓子,PTAH染色光镜下栓子中可见蓝紫色纤维素网状结构,且大多数栓子栓塞于肺动脉段水平.与1小时模型组相比,1天和2天模型组的栓子数目逐渐减少(分别约为1小时模型组的90%和30%).另外,部分远端肺动脉中发现有大量红细胞聚集,可能是由于继发血栓的形成.注栓1天后,模型组外周血NO水平(22.666±2.937μM)与正常对照组(50.596±5.799μM,P< 0.01)和假手术组(37.797±4.880μM,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1天模型组肺动脉内皮eNOS蛋白表达有所增高.结论:用自体血栓栓子可成功诱导小鼠APE形成,APE后血清NO生成减少,肺动脉内皮eNOS表达升高.

肺栓塞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病理机制 蛋白表达

缪冉 卢丽瑾 梁燕 刘杰 王望 孙海梅 万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市呼吸和肺循环疾病重点实验室实验研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83-489

2013-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