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桥病变的介入治疗及临床预后的观察
目的:针对不同部位的桥血管病变的介入特点及临床预后进行比较探讨. 方法:采用行静脉桥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68例入选.共73处静脉桥病变,其中位于主动脉一静脉桥开口14处,体部病变39处,远端病变20处.随访联合终点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闭塞及冉狭窄(TVF),心源性死亡.结果:平均桥血管病变发生时问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6.72±4.年.1年以内的发生的桥血管病变大部分为远端吻合口病变(54.5%).PCI的介入成功率为94.5%,以体部病变成功率最高达100%,主动脉静脉桥开口的成功率最低为85.7%.远端保护器应用在体部病变中应用比率最高(30.8%,P<0.01),远端吻合口病变所需支架直径最小”(3.26±0.57mm),p<0.05”.主动脉静脉桥开口病变所需支架的后扩张压力最大”(17.8±2.3)atm(Iatm=101.325Kpap<0.05”.平均随访(24.37±14.8)个月,共发生终点事件17例(23.3%).以丰劫脉静脉桥开口最为多见6例(42.9%).结论:静脉桥血管的经皮介入治疗可行,主动脉一静脉桥开口病变的介入成功率较低,远期预后较差.
静脉桥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远期疗效
刘巍 周玉杰 刘字扬 史东梅 吕树峥 陈方 李志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54-554
2013-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