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结扎穿孔致小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试验研究
目的: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小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动物模型.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中度CLP组(mCLP)和重度CLP组(hCLP),检测术后即刻、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共7个时间点的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计算72小时各组存活率,并进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术后72h小鼠sham组存活率均为100%,mCLP组存活率为60%,hCLP组存活率为10%(P<0.05).与sham组相比,mCLP和hCLP组小鼠CLP术后6小时PLT、FIB明显下降,APTT+PT延长,D二聚体、ALT升高,术后12小时Cr升高((P<0.05),组织病理显示肺和肠系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栓形成.结论:CLP小鼠模型能够体现类似临床的DIC的发展过程,可作为DIC研究的动物模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盲肠结扎穿孔术 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
宋景春 胡敦重 陈自力 林兆奋
330002南昌 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重症医学科 200003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科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00-309
2013-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