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洞穴监测中元素的运移特征对重建古环境的研究意义

高分辨率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元素记录已经成为古气候的重建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替代指标,可以利用元素作为示踪来表征不同地下水形成环境.国内学者在岩溶洞穴系统的监测研究工作中以洞穴滴水和沉积物中元素的来源及各种岩溶过程中地球化学信号的运移机理为基础,运用锶钡等比值指示沉积环境.元素在岩溶洞穴系统中的含量不仅能指示上覆岩—土—水迁移过程中发生分异的特征,还能反映洞穴滴水的形成信息;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洞穴滴水和沉积物中元素(Ca2+、Mg2++、Ba2+、Sr2+)值或其比值与当地气温降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尤其是Ca元素的运移,对土壤水中CO2含量的变化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通过对贵州省四个洞穴上覆基岩、土壤和水(表层岩溶泉水、土壤渗透水和洞穴滴水)进行系统监测,分析Ca2+、Mg2+、Ba2+、Sr2+元素含量及运移特征,结果表明,洞穴滴水和岩溶泉水的Ba2+/Ca2+值基本介于土壤和基岩的Ba2+/Ca2+值之间,且与当地外界气候变化相关。

岩溶洞穴 化学沉积物 迁移特征 碳循环

段逸凡 刘子琦 赵瑞一 吕现福 蒋建建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西南大学 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实验室 重庆400715

国内会议

岩溶水文地质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

广东清远

中文

147-147

2012-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