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化学物质在岩溶含水层运移综合探究

利用含水介质各向异性分析溶质随地下水在含水介质中的运移规律,分析青木关地下河的全年化学变化特征,预测污染物运移的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离子沿管道运移浓度变化各不相同:Ca2+在含水介质中有富集效果;因K+属于强迁移能力离子,运移过程中多被植物吸收,所以在地下河出口浓度变化最大;Na+则基本受控于雨水的季节调节,与降雨量成负相关。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实质是矿物质中的可溶性物质随着降水过程在水流作用下运移到土壤或含水层后影响并改变其水质,能代表污染程度的N03-受人类活动和水量的共同影响,在地下河出口处,降雨大时被运移和稀释,降雨少时富集硝化,浓度偏高且变化最大;地下河水中的δ15N比值说明南段地下河受到水田化肥和粪便的污染,而北段地下河主要受土壤有机氮和化肥等人类农业活动综合影响。

水文地球化学 岩溶含水层 离子浓度 迁移能力

李静文 贾亚男

西南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国内会议

岩溶水文地质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

广东清远

中文

154-154

2012-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