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珠江流域河流碳输出通量及变化特征

研究河流碳运移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以及探讨河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4月和7月选取珠江主流及支流11个代表性断面,分析悬浮颗粒物和碳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同时选取博罗、石角和高要三个主控断面,对珠江流域的碳通量和侵蚀模数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珠江流域悬浮颗粒物(TSS)、颗粒有机碳(POC)以及溶解有机碳(DOC)随雨季的到来而浓度升高,西江上游TSS和POC的浓度增加显著;珠江流域河流碳的四种组分中,颗粒无机碳(DIC)的百分含量最高,且西江、北江的DIC浓度明显高于东江;西江、北江和东江河流中外源POC分别占78%、72%、26%,三大支流的POC均受上游C3植物的影响。与全球主要河流碳侵蚀模数相比,珠江流域河流的DOC、POC、和TOC侵蚀模数均高于全球平均值。

气候变化 碳通量 侵蚀模数 珠江流域

张连凯 覃小群 杨慧 黄奇波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国内会议

岩溶水文地质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

广东清远

中文

170-170

2012-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