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6例非典型肺类癌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类癌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收集2008~2011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例非典型肺类癌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病例6例,均为男性,年龄28~53岁,中位年龄46岁,83.3%的患者既往有吸烟史.4例位于左肺;2例位于右肺.国际抗癌联盟TNM临床分期:Ⅱ期、Ⅲ期、Ⅳ期各2例.6例均多次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一线方案EP 5例,其中2例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3例为疾病进展(PD),肿瘤控制率(DCR)为40%;TP方案1例,评价为部分缓解(PR).一线方案总DCR为50%.结论:非典型肺类癌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行为学类似于小细胞肺癌,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治疗上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化疗方案可选用EP或TP等含铂方案。靶向治疗尚未见优势。放疗可减轻症状,提高肿瘤局控率,与化疗同步可延长PFS时间,但与肿瘤分期有关,是否具有生存获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非典型肺类癌 病理机制 临床诊治 预后因素

涂玲俐 孙岚 薛建新 徐咏 宫友陵 卢铀 周麟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2年CSCO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343-344

2012-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