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药浓度检测指导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版个体化治疗或多此一举?
本文阐述了在通过观察或干涉血药浓度的方式指导某药物对某肿瘤的临床治疗前,首先需要证明其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相关性,还可通过对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及临床疗效的分析得出相对疗效较好且毒副作用较小的血药浓度范围区间。当某药物在肿瘤治疗中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相关性得以证实。最适合的血药浓度或AUC范围得到明确后,可进行TDM监测下的血药浓度干预。同时,对个体化治疗与常规治疗随机化分组对照试验进行了介绍,分析了EGFR-TKI和化疗对治疗该疾病的疗效机制。
非小细胞肺癌 血药浓度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卢铀 何佳倬 周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2-64
2012-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