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188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发生肾脏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肾病病区住院的初发及复发的HSP病例,对HSP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1882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27:1;发病平均年龄(8.95±3.42)岁,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年龄18岁;冬春季节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67.3%;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24.3%).②临床症状中100%有皮肤紫癜,其中以双下肢最多见(72.7%),48.1%紫癜反复成批出现;50.7%患儿有消化道症状,50.16%有关节症状.③34.8%表现为肾脏损害,其中87.0%发生在起病1个月以,内,临床以血尿+蛋白尿型最常见(61.3%),病理改变Ⅱ级以上者占72.1%,其中尤以Ⅲ级病变最多见(62.1%),暂未发现肾功能不全者.④发病年龄增长,紫癜病程中出现腹痛及实验室检查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在肾脏易感因素的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中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HSPN临床以血尿+蛋白尿型最多见,肾脏病理以Ⅲ级病变居多;起病年龄增长、紫癜伴腹痛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HSP易发生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儿童过敏性紫癜 临床观察 病理特征 肾脏损伤
于文静 丁樱 张霞 郭庆寅 任献青 张建 杨蒙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国内会议
张家界
中文
411-414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