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穴位埋线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60例疗效总结

慢传输性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一种临床常见类型,主要是指因结肠传输功能障碍,使粪便在结肠通过缓慢,时间延长,水分被肠黏膜大量吸收,进而导致的一种以大便排出困难、便意缺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科室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0例,并与西药对照,取得了良好疗效。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中医外治方法,是将不同型号的羊肠线,根据需要埋入不同的穴位,通过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弱刺激作用(相当于持续留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机理是通过羊肠线的物理性和生物性刺激而起到治疗作用。埋线疗法是依靠刺激穴位引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人体内分泌及体内的神经体液平衡。羊肠线对相关穴位的持续性刺激可以增强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及兴奋性,促进肠蠕动。由于针刺方法只能短时留针,不能起到持续性刺激作用,所以埋线疗法的治疗作用突出。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安全、无痛苦,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中医外治 穴位埋线法 疗效评价

王文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

国内会议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与学术研讨会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

烟台

中文

306-309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