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04-2011年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对泉州市2004-2011年报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通过采州市登革热疫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泉州市输入性登革热的流行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1年泉州市报告登革热病例均输入性病例共38例,输入国主要是菲律宾(33例),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孟加拉、柬埔寨各1例;发病高峰期为6-10月;男女性别比为1.37∶1,年龄从7~60岁,其中20~39岁(占50%,19/38),病例以探亲人员为主50% (19/38);入境前发病的病例比入境后发病多(21∶17);病例从发病到诊断的平均时间间隔为4d;病例初次就诊就考虑为登革热的医疗机构仅占44.73% (17/38)。结论:造成泉州市登革热输入的主要原因是探亲人员在夏季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频繁往来,加强国境口岸的检疫监测和医疗单位诊疗知识培训是防控重点。
登革热 旅游地 流行病学特征 检疫监测
李锋平 洪思让 李焕蓉
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与应急科,福建362000
国内会议
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
江西鹰潭
中文
317-320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