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艾滋病两种不同发现方式防控指标的比较

目的:比较艾滋病病例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两种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扬州市1997-2010年发现的艾滋病病例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的病例,收集病例阶段、配偶HⅣ抗体结果、发病、死亡等数据并作比较。结果:两种方式各调查90例艾滋病病例,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相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例较高(67.78%>45.6%,X2=9.05,P<0.01),配偶阳性比例较低(1.47%<9.52%,X2=4.19,P<0.05),发现-发病间隔期较长((602.62±538.31)天>(245.12±447.91)天,X2 =3.15,P<0.01),发现-死亡间隔期较长((978.40±530.74)天>(772.69±734.94)天,t=2.14,P<0.05),死亡率较低(17.78%<41.11%,X2 =11.79,P<0.01)。结论:主动发现方式能够实现早期发现艾滋病病例,降低二代传播,提高病例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推广。

艾滋病 发现方式 病例分析 二代传播

孙琳 韦正亚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扬州,225001

国内会议

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

江西鹰潭

中文

487-488

2012-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