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氯乙烯接触工人遗传损伤及其基准剂量与职业接触限值探讨

目的:探索对氯乙烯累积接触造成的遗传毒性效应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建立接触与遗传效应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计算氯乙烯接触引致遗传毒性的基准剂量值。方法:以上海某氯碱化工厂氯乙烯作业工人为氯乙烯接触组229人,另选择对照组138人,使用调查问卷收集个人健康信息,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计算基准剂量(BMD),推出基准剂量的95%低限水平(LBMD)。结果:氯乙烯累积接触量与微核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得到BMD10的范围在7.20-9.64mg/m3-年,基准剂量下限值为1.71-3.614mg/m3-年之间(2.86mg/m3-年)。将工作年按40年计算,得到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为0.072mg/m3-年。结论:氯乙烯接触与微核率之间存在关联。氯乙烯作为确定的致癌物质,对其职业接触限值的研究有助于保护接触人群。

职业中毒 氯乙烯 遗传毒性 基准剂量

夏昭林 王威 郝延慧 朱怡良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学教研室 南佛罗里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二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

银川

中文

92-100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