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肾损伤指标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蛋白的动态变化在百草枯中毒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以3周后存活为标准,分为存活组35例,死亡组17例.于患者中毒的第1、3、7、14、21天及1月后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5ml并留取中断晨尿,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CysC、SCr、BUN及尿蛋白的水平;同时随机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组,并排除肾脏疾病及其它泌尿系统疾病史,于查体当天采取静脉血5 ml和留取尿液。结果:百草枯急性中毒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肾损伤,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血清CysC的水平出现明显的升高改变,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血清CysC的水平较血清BUN、SCr升高更显著。死亡组的血清BUN、SCr、CysC的水平,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毒的第21天,35例存活患者中有29例肾生化指标降至正常范围,1月后有31例降至正常范围,说明百草枯中毒所致的肾损伤具有可逆性。尿蛋白的阳性率在中毒的第1,2, 3天相对较高。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百草枯急性中毒早期肾损伤的一项灵敏性指标,在百草枯肾肾损伤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灵敏度优于血清肌醉、尿素氮及尿蛋白。
药物中毒 百草枯 肾损伤 诊断指标
刘会敏 菅向东 张伟 周倩 王洁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514-515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