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磁刺激5Hz组、10Hz组和20Hz组,每组13只.用Allens重物坠落法将模型组和磁刺激组制作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24h开始对磁刺激组实施rTMS治疗,刺激频率分别为5Hz、10Hz、20Hz,刺激强度均为90%运动阈值,刺激5s,间歇10s,共500个脉冲.每天1次,每周5天,连续4周,对照组不给予刺激.于术后第4周分别给予BBB行为学评分;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记录潜伏时及波幅;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损伤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情况.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20Hz组大鼠分值最高,1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Hz组大鼠的MEP潜伏时最长,2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10Hz组GAP-43表达量最高,20Hz组次之,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高频rTMS可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以10Hz频率为佳.
脊髓损伤 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 运动检测 流行病学
向艳平 黄晓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430000 武汉市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361-370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