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有森工企业经营行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为了寻找中国国有林区无法摆脱“森林资源危机”与“林区经济危困”的原因,本文以林业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国有森工企业的生产与投资行为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首次采用国有森工企业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每年签订的责任状信息,并结合在国有林区实行的主要政策以及日前林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研究了以上因素对于国有森工企业的行为选择的影响,发现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中对经济效益的高度重视增加了企业的采伐行为,同时减少了企业的再投资,从而导致国有林区资源的进一步减少,可以得出在责任状的考核指标设计中加大资源保护的力度是促进森林资源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天保工程实施之后大力推进的森林资源家庭管护承包改革确实会减少采伐,同时促进投资,值得进一步推广;国有森工企业一直强调的社会负担与经济负担确实增加了企业的必要支出,成为森林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而利用当地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却为国有林区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此外,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国有森工企业木材出售价格的提高,可以为森工企业摆脱“两危”提供有利条件.

国有森工企业 经营模式 资源管理 经济效益

姜雪梅 公培臣 徐晋涛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Department of Forest Economics,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Umea,Sweden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林业经济论坛

广州

中文

206-215

2011-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