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和排序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研究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以广东省林业系统43个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为样本,以珍稀濒危植物分布、保护区面积、年平均降雨量、维管植物种数、珍稀濒危植物种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种数、珍稀濒危动物种数、有林地面积、生态公益林面积等8个属性数据作为环境变量,建立数据库,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CCA排序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共有266个,面积1151378.29hm2.广东省林业系统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有43个,面积385935.45hm2,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2)UPGMA聚类分析将43个自然保护区分为4大类,基本上反映了省内生境的地带性分异;(3)8个环境变量与典范对应分析3个排序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保护区、有林地面积和生态公益林的面积与维管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的种数正相关性尤为显著.聚类分析与典范对应分析排序共同揭示环境变量影响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抢抓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建设机遇,完善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网络,组成更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同时重视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生态公益林的同步建设,是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森林生态系统 经营管理 统计分析 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
张璐 徐正春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04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95-400
2011-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