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至中世纪的西方文论转向理路探
古希腊至中世纪,西方文论经历了由人性到神性的转向.这一转向过程始于古希腊,嬗变于古罗马,完成于中世纪.古希腊文论人性与神性此消彼长,几经波折,多所变化.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的早期诗作渗透出的文论是人性多于神性,毕达哥拉斯学说是神性占主导地位,赫拉克利特的学说是人性多于神性,德谟克利特的学说是人性占绝对优势,苏格拉底的文论是人性与神性并重,柏拉图的文论神性占主导地位,亚里士多德的文论是人性占绝对优势.古罗马文论经历了由人性向神性的转换.贺拉斯与朗吉弩斯文艺人性论占绝对优势,斐洛文艺神论性占主导地位,但仍不失文艺人性论,普罗提诺则文艺神性论占绝对优势.中世纪完成了文艺神性论的彻底转向,同时文论又悄悄地向人性复归.奥古斯丁继普罗提诺之后,将西方文艺神性论推向高潮.阿奎那延续了奥古斯丁的文艺神性论,同时在其神性土壤内滋生了不少文艺人性论.在西方文论自人性向神性转向途中,斐洛、普罗提诺步步铺垫,层层推进,发挥了关键而重要的作用.
西方文论 文艺神性论 文艺人性论
赵怀俊
晋中学院文学院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365-373
2011-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