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龙门山中北段构造演化模式
龙门山造山带在隆起之前与扬子板块为一个整体,主要发育三条控制断裂.在扬子板块与松潘-阿坝地块的挤压下,龙门山于印支晚期开始褶皱隆升造山,在造山的过程中控制造山带的三条主要断层由正断层转换成为逆断层.通过对龙门山地区野外地质考察,以及动力学机制的探讨认为,在造山初期主要是受到北西方向力的作用,晚三叠世末期主要受到由于东南方向太平洋板块的挤压而迫使扬子板块的挤压应力作用;燕山期龙门山造山带继承了印支期的逆冲推覆构造,继续上升;喜玛拉雅期推覆构造进一步发展,最终演化为现今的形式.
造山作用 构造演化 地质特征 动力学
李月 颜世永 周瑶琪 杨恒书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0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268-273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