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北地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华北地区9个典型煤田42件平衡永煤样的等温吸附分析测试,研究了该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原煤兰氏体积在6.22~43.57m3/t之间,其区域分布特征受聚煤环境的三带分布规律所控制,在中带的沁水盆地最高,焦作、安鹤、永夏和荥巩煤田其次,而在南、北两带的平顶山、大同和两淮地区最低.全区兰氏压力在0.20~3.83MPa之间,以大同和沁水最高,平顶山次之,其他矿区较低.研究表明,煤级是影响该区煤储层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随煤级增大,煤储层吸附能力逐渐变强,在Ro<1.1%时增长迅速,之后增长逐渐变缓.煤吸附能力随煤中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总和的增高而增强,其中惰质组含量的影响较大.同时,煤中元素组分含量对煤储层吸附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煤储层吸附能力随煤中碳组分含量的增高和氢组分含量的降低,呈增高的趋势.另外,煤中水分和灰分的存在会降低煤的吸附性能,这在华北地区煤储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煤储层 煤层气 等温吸附 煤级 影响因素 华北

姚艳斌 刘大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地球科学分论坛

北京

中文

470-477

2006-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