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保护主体合作共治研究--以黔东南为个案
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保护主体的构成、角色定位及其功能进行讨论,并以黔东南为例,从政府主导、专家学者指导、社区民众的自觉参与、文化机构技术与场所的依托以及商业组织的投资与产业开发等,探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保护主体的各自行为,以此形成多元保护主体力量达到合作共治,实现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元保护主体 角色定位 功能分析
吴平
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贵州 凯里 566011
国内会议
湖南怀化
中文
130-135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