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局灶性脑缺血的有效治疗时间窗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我国带来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由于缺血性脑中风损伤机制复杂,涉及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梗死区周围去极化、钙超载、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目前除溶栓外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是动态过程,随着缺血时间的推移,缺血中心区与半暗带处于动态变化中,在一定时间内恢复血流,促使缺血半暗带向正常组织转化可使神经功能恢复,是缺血性脑中风治疗的关键,因此把握治疗时间窗对于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缺血性脑中风治疗时间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局灶性脑缺血 损伤机制 临床治疗 时间窗

潘红 孙芳玲 艾厚喜 张丽 蒋莹 王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100053 北京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12-12

2012-1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