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辅助下行医源性胆道损伤修复术的探索性研究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辅助下行开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对策。背景: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胆道外科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特别是复杂的胆管损伤(Strasberg E3 E4型),使得胆道修复重建往往非常具有挑战性。Da Vinci S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解决了许多原本在腔镜技术下无法完成的疑难手术,尤其是围肝门部区域的再次手术或者反复手术后的病人。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6例开腹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的临床特征、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的处理方法及与同期19例开腹手术组效果的对比。结果:机器人组6例病人无一例中转开腹,与开腹手术相比较,机器人组的术后指标优势明显,手术时间分别为257/304分钟,手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8/27.6天,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3/196mL,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33%/59%。除机器人使用费用外,机器人组术后住院日平均费用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别,但由于住院时间的延长,术后住院费用机器人组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1663/5425美元).机器人组除一例病人死亡外,其余病人均恢复顺利。开腹组有5例再次病人再次出现胆道狭窄并行胆道修复手术。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修复手术为围肝门操作的精细手术。认为达芬奇机器人下的“隧道外科”安全、可行:通过CO2气腹,选择最佳的手术路径,避免对腹腔粘连做过多的大范围的分离,沿视野方向分离损伤围肝门部胆管局部的粘连并进行精确操作,这样可以避免损伤正常的胆管、血管及其他组织,将外科损伤最小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医源性胆道损伤 达芬奇机器人 疗效评价
周宁新 朱震宇 刘全达 陈军周 段伟宏
100088北京,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肝胆胃肠病研究所 北京西城区新外大街16号
国内会议
2012重庆国际肝胆外科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
重庆
中文
14-24
2012-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