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与肝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甲胎蛋白已经被证实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肝癌细胞的临床病理有关。为了彻底探究甲胎蛋白和肝癌细胞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回顾性研究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肝癌患者的资料,分析了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分化程度、血管侵袭与甲胎蛋白的关系,并评价了TNM、BCLC和中国肝癌分期与甲胎蛋白的相关性。发现甲胎蛋白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而上升(rs=0.23),在肿瘤直径≥10cm的患者甲胎蛋白明显高于<10cm的患者(P<0.001)。但不同肿瘤数目中的甲胎蛋白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451)。在有血管侵袭的患者中,甲胎蛋白明显上升(P<0.001)。甲胎蛋白在低分化的患者中明显升高(P=0.007)。按照BCLC标准划分患者肿瘤分期,处于各期患者的甲胎蛋自水平明显不同(P=0.006),且D期的患者有最高的甲胎蛋白水平。将患者肿瘤大小按照≤5cm, 5-1Ocm,≥1Ocm分组,各组中甲胎蛋白>20 ng/mL的比例逐步增加(P<0.001)。在不同分化程度的患者中也观察到同样的结果,处于高分化的患者甲胎蛋白<20ng/mL的比例最多。<br> 甲胎蛋白在大多数患者中都有所升高。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和血管侵袭都和甲胎蛋白有明显的关系。在TNM,BCLC和中国肝癌分期中,BCLC分期与甲胎蛋白有良好的适应性,随着A到D分期,甲胎蛋白逐步上升。
肝癌 甲胎蛋白 临床病理 肿瘤分期
刘畅 严律南 蒋利 文天夫 王文涛 徐明清 杨家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与血管外科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国内会议
2012重庆国际肝胆外科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
重庆
中文
44-44
2012-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