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髂动脉病变处理

  目的:回顾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远端髂动脉病变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腹主动脉瘤行腔内修复术治疗患者(EVAR组)174例。其中使用分叉型覆膜支架169例(97.1%),AUI型5例(2.9%),TALENT支架121例(69.5%),ENDURANT支架53例(30.5%).对合并髂总动脉或髂内动脉瘤者封闭双侧髂内动脉10例,封闭单侧髂内动脉29例。髂外动脉狭窄者行预扩后导入输送器5例,经人工血管髂总吻合后(conduit)导入输送器2例,覆膜支架置入髂动脉后置入裸支架4例。结果:封闭单侧骼内动脉29例,1例出现同侧臀肌破行500米,1例出现同侧下肢跋行100米。封闭双侧骼内动脉10例,其中4例术后出现臀肌跋行200米,经过扩血管、祛聚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间歇性踱行距离均大于500米,无臀肌坏死发生。分叉覆膜支架内血栓形成3例分别在术后1个月、2+月和3个月发生,其中左侧1例,右侧2例,1例因下肢缺血严重行股-股动脉带支撑环人工血管搭桥术后下肢缺血缓解,其余2例经过扩血管、祛聚等对症支持治疗后下肢缺血症状缓解,目前间歇性跋行距离大于500米。结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尤其适合于部分高危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腹主动脉瘤患者。对合并骼动脉瘤者尽量保留一侧骼内动脉,封闭双侧骼内动脉需要认真评估和密切观察可能的并发症并及时处理。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腹主动脉瘤 髂动脉病变 腔内修复 疗效评价

赵纪春 马玉奎 黄斌 卢武胜 杨轶 袁丁 曾国军 熊飞 吴洲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中心,成都 610041

国内会议

2012重庆国际肝胆外科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

重庆

中文

87-87

2012-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